多个城市轮番涨价,我们的水电气会越来越贵吗?

Connor 币安官网 2025-04-24 2 0

最近,全国多个城市上调水电气等价格。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水电气是最常见的日常支出,和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什么多个城市开始大幅提升水电气价格?水电气的涨价已经是大势所趋吗?

从自来水价格来看,四大一线城市当中,已经有3个城市在最近两年宣布涨价,而且涨价幅度不低,从百分之十几到三十几不等。

上海是第一个宣布自来水涨价的一线城市,2024年初,上海自来水涨价平均超过20%。去年4月份,广州推出自来水涨价方案,平均涨幅更是超过30%,一度引发全国性关注。今年4月份,深圳发布了自来水调价方案,自来水综合价格拟涨价13.05%。四大一线城市当中,只有北京暂时还按兵不动。

多个城市轮番涨价,我们的水电气会越来越贵吗?

《三十而已》剧照

和自来水涨价相比,燃气涨价的现象就更加普遍。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的指导意见,很多城市就开始推出天然气顺价方案,将上游价格向消费者终端转移,由此带来了一轮天然气涨价潮。

按照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城市多达100多个,既包括一二线城市,也包括三四线城市。比如上海去年发布的涨价方案,居民天然气价格从每立方米2.50元调整为3.02元,涨价幅度约为20.8%。

和自来水、天然气相比,我国居民用电价格涨幅相对较小,不过,最近几年,也是在通过阶梯电价改革等方式,进行小幅度的结构性调价。更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关于居民电价上调的讨论也是极多,尤其是2021年,国家发改委公开表示,“我国的居民电价偏低,下一步要还原电力价格的商品属性。”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居民电价上涨的猜想。在自来水和天然气涨价之后,如果未来哪一天电价大幅上涨,也并不会太让意外。

这一轮公用事业涨价,表面的原因是运营主体需要通过涨价来弥补成本。不过,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大幅缩水,无力对公用事业进行大规模补贴,只能通过涨价来维持运行。

多个城市轮番涨价,我们的水电气会越来越贵吗?

《安家》剧照

展开全文

所以,这一轮公用事业涨价,其实意味着一个新时代到来——以房地产红利支撑的低价水电气时代已经终结,公用事业涨价难以避免。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可能将不得不接受未来水电气价格越来越贵的现实。

一直以来,我国的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不是完全市场化定价,所以价格都相对便宜,尤其是和国外相比。

比如自来水价格,我国居民平均用水价格大概在0.5美元-0.8美元/立方米,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很多都在2美元左右,而且除了水费之外,每月还要收取固定的基础费。即使考虑到收入水平的差异,我国的水费也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全球100多个国家水价排名来看,我国大概处于靠后的10%-20%之间。

以电价来看,我国居民用电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偏低水平。从国际上看,绝大多数国家的居民电价都高于工商业电价,而我国刚好相反,居民用电价格较低,而工商业电价相对较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我国独特的交叉补贴机制,也就是工商业用户缴纳相对较高的电价,相当于对居民电价承担了一定的补贴。

以天然气价格来看,中国的居民用气价格也是处于全球较低水平,除了高于美国和部分资源国之外,低于其他大多数国家。和电价类似,我国的天然气也是通过工业补贴居民,以及财政补贴的方式压低居民用气价格。不过,最近几年,随着企业压力加大,发改委在2023年提出上下游联动,居民也开始承担更多的用气成本,天然气迎来了一轮大范围涨价潮。

多个城市轮番涨价,我们的水电气会越来越贵吗?

《有完没完》剧照

今年4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专门提出“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的边界,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综合评估成本变化、质量安全等因素,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由此可见,公用事业价格改革,不再只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行价格调整,而是已经进入了最高层面的视野,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

过去很多年来,我国一直对公用事业实施大规模补贴,将价格压制在较低的位置,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民生,同时也是为了控制通胀。尤其是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挑战之一,将公用事业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通胀指数。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通胀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敌人,取而代之的是防止通缩风险。2023年和2024年,我国CPI连续两年同比涨幅只有0.2%,今年一季度,我国CPI更是同比下降0.1%。

如果中国经济进入通缩,带来的冲击将比通胀更加严重,因为在通缩之下,民众预期未来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就会减少当前消费。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当前最紧迫的就是刺激消费。所以,想要避免陷入通缩陷阱,就必须让物价实现温和上涨,而不是持续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被压制的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价格,就迎来了历史性的涨价窗口。

多个城市轮番涨价,我们的水电气会越来越贵吗?

《小敏家》剧照

不过,即使我国的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价格放开,也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可以随意涨价,置民生于不顾。以发达国家来看,虽然水电气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当涨价幅度较高时,政府通常会直接发放补贴,减轻民众的负担。

其次,发达国家虽然对于水电气实行市场化定价,但同时对于市场的经营主体也完全放开,形成充分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哪家的水电气价格较高,可以随时切换到另外一家。

相比之下,中国的公用事业还处于高度垄断阶段。对于这一轮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在价格放开的同时,破除垄断也必须同步推进。否则,如果只是放开价格而不破除垄断,普通民众将会在这一轮涨价潮中格外弱势,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群体,将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本文转载自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谢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