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阳平原:担负历史使命的“湖南文明中心”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5-01-16 2 0

在2025年1月14日举行的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建设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这是针对湖南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的宏亮发声,是让所有关心热爱湖南文化事业的人感到振奋的声音。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2023年,湖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包括文物考古和保护工程、湖湘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工程、文物数字化工程、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旨在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力量。其中,文物考古和保护工程,排在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之首,是“六大工程”的核心与基础。而在湖南的文化考古和保护工程中,澧阳平原是重中之重。

湖南文明史的“全景图画”

如果说史前的湖南文明是构建中华文明的原始基因之一,那么澧阳平原就是湖南最重要的基因组成部分,是湖南无可争辩的史前文明中心。

澧阳平原:担负历史使命的“湖南文明中心”

澧阳平原担负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历史使命,同时也成为湖南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中之重。目前,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湖南省七个项目有澧县鸡叫城遗址、孙家岗遗址、李家岗遗址以及华容七星墩遗址、汨罗黑鱼岭墓地、临武渡头遗址、醴陵市醴陵窑。其中就有三个位于澧阳平原,足见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澧阳平原是湖南文明的全景图画。它记录了湖南史前文明发展的完整历程。稻作农业的出现、城市的诞生、社会的变迁以及艺术的辉煌成就。

澧阳平原是中国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彭头山、八十垱、杉龙岗等遗址出土了兼具粳稻和籼稻特征的早期栽培稻,距今9000年—7500年。城头山发现了距今6500年的水稻田。它是南方史前文化的传播扩散中心。除了古老的农业文化,白陶的扩散与传播见证了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向外辐射的影响力。它是中华文明曙光的策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在新石器早期环壕聚落的基础上诞生。这座城的变化发展,演绎了早期国家文明化的重大进程。鸡叫城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超大型木构建筑基础,车轱山和七星墩发现了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年代最早的龙窑,孙家岗遗址首次完整揭露出长江中游地区肖家屋脊文化时期的墓地……

澧阳平原的文明探源工作在持续深入进行。

展开全文

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陆续承担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三、四阶段的课题任务。“在探源工程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澧阳平原的聚落形态,复原该地区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并探讨这种模式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研究范围包括澧阳平原上的鸡叫城、杉龙岗、优周岗、城头山、车轱山、孙家岗、七星墩等遗址,以及泸溪下湾、桂阳千家坪等澧阳平原外围地区的部分重要遗址。

湖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示了历史上的湖南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考古实证湖南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元。考古工作者正在重点开展以稻作农业起源为主题的农耕文明考古探源,在澧阳平原开展以城市文明产生为主题的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探源考古工作。

宝藏之地,沐浴两会春风

打开湖南国保地图,可以看到澧阳平原密密麻麻的国保单位分布。澧阳平原,是我国目前史前遗址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仅史前遗址中就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6处。其中有三处遗址入选国家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

澧阳平原:担负历史使命的“湖南文明中心”

这是湖南的“宝藏之地”。

澧阳平原的史前遗址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完整地演绎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谱系。这些遗址的发现,不仅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保护和利用好澧阳平原史前文明遗迹,将为实施湖南文物保护的“六大工程”提供一个优质的示范。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公众了解湖南文明史打开了一扇巨大的窗口。

城头山遗址保护工程自启动以来,国家和地方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现已建成占地662亩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拓展了人们对“长江文化”历史渊源的认知:最宽处约70米的护城河,显示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就认识到护城河灌溉、防御、运输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综合功能;遗址展馆内,保存着城头山古城墙从距今6000年以来4个主要历史时期的营造进程,显示城墙早期源自用于阻挡洪水的堤坝;遗址博物馆展柜中,陈列着距今5000多年的炭化稻谷、又圆又“萌”的陶器;遗址展馆中,南北走向的“城中大道”和排列有序的房屋遗迹,向世人展示了以“饭稻羹鱼”为主要特点的史前农业社会真实场景。遗址展馆内的巨大剖面展示了城头山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城墙。这样的展示方式,让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文明层累递进的发展过程。

澧阳平原:担负历史使命的“湖南文明中心”

除城头山之外,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也得到了妥善保护。作为“考古中国”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鸡叫城、孙家岗、李家岗等遗址正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并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和方案;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彭头山文化”发现地——彭头山遗址,已实现重要考古探方和史前场景的复原展示;对开创了南方“环壕聚落”先河的八十垱遗址,实施了环境整治、开辟了小型展示馆……

据了解,澧县各界在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同时,围绕“让文物活起来”下功夫。比如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以改善遗址环境与老百姓生产生活为切入口推进遗址保护项目,遗址建设的保护用房兼具展陈功能,把遗址开辟成学校的第二课堂,常年组织学生在遗址保护区踏青、秋游;修建遗址保护区游览便道,充分考虑保护周边居民宅基地、责任田,方便当地通行小型农用车等需求;遗址及时开展渠道清淤、河道疏浚,令洪水季节排涝畅通,既让遗址本体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又让遗址保护区内的稻田灌溉、防洪得到充分保障。

2025年两会召开,确立了湖南考古工作的新方向,澧阳平原春风浩荡。这片湖南文明的万年热土,再次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在未来的考古发现和保护利用中,澧阳平原一定会绽放出更为璀璨的时代光芒,成为构建中华文明巨幅画卷的壮丽篇章。

潇湘晨报记者常立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