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反映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医生们的担忧值得倾听

文| 熊志

日前,上海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直言某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医生在临床使用中没有选择权,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

对于政协委员反映的问题,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决定1月21日联合多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来给医疗机构使用,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大批量、规模化的采购,以量换价,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的看病负担。自2019年试点开始以来,我国药品集采已经进行到了第十轮,就在2024年12月30日,第十轮药品集采结果公布,药品降价幅度达到“历史之最”。网友在欣慰之余,也有一些担心:如此廉价的药品,质量和疗效能不能得到保证?

政协委员反映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医生们的担忧值得倾听

资料图

从这些委员的提案看,集采药药效不稳定,不只是老百姓的主观心理感受,而是有临床实践经验提供证明。有代表委员直言,某些集采药物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医疗安全,还可能增加就医成本。

集采药疗效欠佳的背后,是国产仿制药,对进口原研药大规模的取代。比如很多家长应该有切身体会,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进口阿奇霉素,在公立医院已经很难开到了。

需要指出的是,仿制药的药效,未必一定比进口药差很多。进集采之前,在质量、疗效等方面,这些仿制药也通过了一致性的评价,能够替代原研药。

问题在于,药品集采采用低价中标的逻辑,中选企业利润空间有限。为了降低成本,不排除个别不良企业在拿到集采“入场券”后偷工减料,更改使用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辅料,从而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对仿制药的信心,市场对原研药的需求大增。

而患者看病就医,不同于进商场购物,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按照政策规定,公立医疗机构要优先选用集采名单内的药品。

第十批集采结果公布,62种药品采购成功,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原研药企业首次无一入围。这意味着,进口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已成定局,医生基本上没有选择权。

展开全文

进口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不等于不让它们进口,在民营医院以及药店、电商平台,依旧可以买到相关药品。然而,患者通过这些渠道购买原研药,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的福利,看病成本会大幅提升。

政协委员反映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医生们的担忧值得倾听

资料图

正因如此,有委员建议,放开原研药与非原研药比例,把选择权交给医生,对于疗效好的原研药物,医保要纳入目录,根据原研还是仿制、进口或者国产给予不同的报销比例。说白了,让有丰富一线临床经验的医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可否认,自推行药品集采制度以来,医药购销领域回扣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药品价格实现了显著下滑,极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看病负担,同时也缓解了医保资金的压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医疗行业毕竟是个特殊的领域,天职在于治病救人。所以,药品集采,要算医保资金的大账,也要算患者个体就医体验的小账,以患者为本。

就上海政协委员的提案,国家医保局表示,“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完善吹哨人制度,可以及时淘汰问题药品,倒逼中选药企把好质量关,不敢因低价中标而牺牲药效。但层层反馈毕竟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制度完善之前,当下更应该多听取一线医务人员的呼声,尊重他们的选择权,给原研药留出空间。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只有赋予医生和患者选择权,原研药和仿制药才能实现更加公平的竞争,国内药企才能脱离政策庇护,尽快成长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