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Connor 币安官网 2025-04-29 4 0

4月29日,“什么是协和4加4”“4加4培养模式为何陷争议漩涡”等相关话题在微博登上热搜。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事件曝光。有网友看到肖飞妻子举报信中提到,肖飞出轨的规培住院医师董袭莹本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为了维持不正当关系,肖飞去和骨科教学秘书麻昊宁打招呼,希望董袭莹继续留在胸外科工作一个月。

由于涉事人员董袭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即4+4试点),引发网友对这一教育模式的巨大争议。

第一是传统医学生对公平性的质疑。有网友称,“4+4对于那些学了8年甚至更久的专业医学生不公平”、“当多元化培养沦为特权遮羞布,那些按部就班、用数千小时泡实验室、守临床的医学生,该如何相信努力有回报?”

第二是公众对医疗质量的担忧。有网友称,这不仅是公平的问题,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不要因为一个人去否定协和4+4”、“它曾是像我这种真正想当医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据网传截图,董袭莹被介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其本科毕业于知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学。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然而,据大象新闻29日报道,有网友爆料,董袭莹实际毕业的院校并非哥伦比亚大学,而是与其仅一墙之隔的巴纳德学院。巴纳德学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所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会盖有哥大与巴纳德学院的公章。有网友将其与国内的独立学院相类比,认为其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类似于国内的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与东南大学的关系。

根据协和4+4医学博士项目的招生要求,申请者需来自国内外顶级大学。然而,董袭莹毕业的巴纳德学院是否符合这一要求,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有网友质疑,协和在审查董袭莹的本科院校时是否存在疏忽。

据界面新闻介绍,“4+4”是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

展开全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关心指出,协和这一模式参考了美国医学院培养制度,其招生要求申请者来自985高校或海外名校,修读过特定理科学分,并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美国的医学培养制度里,也没有限制本科专业,美国的医学院没有本科医学学位,医学博士由不同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申请,哈佛医学院2024级学生中,本科是社科专业的占了10%。但美国的医学院会要求学生修习过一定的医学预科课程,在筛选学生时也会参考MCAT这样侧重生物、医学等科目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正因为如此,美国医学培养的体系是相对统一的,并非为特定学校每年招收的几十个学生专门设置的。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北京协和医学院“4+4”项目对于修读学分的要求

关心表示,在中国,无论是医学培养路径,还是公立主导、政府定价的医疗体系,乃至社会与教育的环境,都与美国不同。即便是在美国,也不是少数学校为少数学生定制一套特殊的培养路径,而是在更广泛的群体中筛选人才。何况,提供医学本科作为主要医生培养路径的国家远为常见,无论亚洲、欧洲还是拉美的主要国家莫不是如此。

规培时间的压缩也是公众关心的问题。传统规培要求3年,涵盖多科室轮转、病例积累和技能训练。而“4+4”模式将这一过程缩短至1年,引发了广泛的患者安全疑虑。有医学博主指出,国外(如美国)的规培通常需要5-7年,甚至更长,且对临床经验有严格要求。相比之下,1年的规培是否能保证医生具备足够的能力应对复杂病例?当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他们是否有权知道主刀医生的培训背景?

2018年,为培养多学科背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协和医学院仿照国外“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谈到办学初衷,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曾表示,要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把多学科基因植入医学机体,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艺术学基础的人才,培养大医学人才,建设新医科。他的理念是,不断探索跨学科融通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王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网站发文说,“4+4”学制具有以下三大堪称“妙处”的优点,可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第一,纳多学科素养者从医。多学科的“DNA”成为将医学与多学科结合的发端与纽带。

文章称,有人会问,是否可以通过对医学生增加多种学科的课程来增加其多学科知识?答案是不行。因为,没有哪个人可以掌握如此众多学科的知识,从学科的门类和深度上均不能。是否可以通过在医学院增加开设多学科课程?答案是无医学院可以覆盖如此多学科的教学。是否可以在某大学中充分进行多学科的教学?答案同样是不行,任何大学不会具有所有学科,更不会有足量的优秀学科。

第二,纳天下贤才从医:医学院由此可以广揽天下贤才。由于所从事的事业关乎人的健康性命,故对医学生、医生的素养要求极高。“4+4”模式可以使医学院有机会在各大学、各学科已经很优秀的投考本科生中优中选优地选择医学生,充分保证对未来从医者的高素质要求。

第三,纳爱医者从医:让真正有志于医学者学医从医。经各专业本科教育后最终选择学医者,体现了其在接受本科教育期间内心经过比较后决定的未来职业取向,是青年学生心智较为成熟后的专业选择。这些学生学医富于热情和主动性,在后来接受大量的医学教育资源投入后,未来从医的稳定度和从业水准高。医学院非常需要这种素养良好、积极求学之“成熟的受教育者”。

王辰说,基于以上三点,他认为,“4+4”是在目前教育体系下,所能设计出的几乎最佳的临床医学院校教育模式,可望培育出未来推动医学发展的高素质医师和医学界领导者。

那么究竟,“4+4”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与传统八年制学生在各方面表现有无差异?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近期发表的论文《“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指出,现有数据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研究者对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届的“4+4”试点班学生与同届八年制学生在两年间参加的统一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4+4”试点班学生在这3个学科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这些考核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医学通识理论及专科理论。

科研能力方面,八年制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产出数量和得分均优于“4+4”学生,但研究者指出,这与学制年限存在一定关联。

临床技能方面,试点班学生的202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5.2%,八年制学生为98.5%。

就业方面,2023届、2024届“4+4”试点班毕业生在医疗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00.0%,95.7%;八年制学生为97.4%、97.1%。

(综合自界面新闻、大河报、大象新闻、中国经营报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