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击下的杭州,行道树为何围上“绿肚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通讯员 葛畅
网友供图
今日(7月4日)一大早,有杭州市民向潮新闻报料:古翠路德悦海鲜大酒店门口,一排行道树无一例外兜上了“绿肚兜”。
市民想知道这是干啥用的?
记者随即去了现场。
走近观察,“绿肚兜”是一个绿色的编织袋,靠近树根。
里面装着满满一兜液体,足有十来斤。
章卉/摄
“这种方法叫滴灌。现在是抗旱保绿的关键时期,这种方法就会用上。”随后,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出解释。
展开全文
夏季高温,树和人一样,需要补水。过去人工或者洒水车浇灌,水可能还没渗透到树根就蒸发掉了,滴灌直接将水输送至根系土壤,节水率达30%到50%,尤其适合杭州丘陵坡地(如西湖周边山地)防止径流。
章卉/摄
西湖区城管局绿化园林发展科科长邢小明进一步解释,养护人员晚上会给每棵树装满“一肚子”水,袋子底下是有小孔的,会慢慢渗漏。第二天如果看到水袋子瘪了,养护人员会再续水,不会让树木渴。
邢科长表示,挂水袋比较适合像银杏、珊瑚朴、紫薇这些蓄水量大的行道树。
章卉/摄
同样在西湖区,位于下宁巷与保俶北路交叉口的西溪公园内,记者发现工人们正在烈日下搭遮阳网。
章卉/摄
“针对新栽种的植物,或是杜鹃这样低矮的灌丛,我们都会给它搭一个遮阳网,避免高温直接灼伤,减少水分蒸发。”邢科长说。
据悉,除了洒水车、夜晚浇灌、滴灌等常用方法,杭州还尝试通过水位传感器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滴灌方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都是让杭州保持山青水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