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养老金?审计署披露的数据令人气愤

Connor 币安官网 2025-07-01 3 0

【资料来源于审计署、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国新办发布会、澎湃新闻】

近日,关于居民养老金的重要新闻很多,而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养老金“调整补发”节点,广大群众非常关注。

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透露,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适当提高;6月下旬,一则“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缴纳3%个税”消息引发热议;6月24日,审计署公布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涉及到养老金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网络热度不消。

发现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

山西一职工“1岁工作、22岁退休” 25省2.83万名职工违规领取养老待遇

据审计署官网消息,6月24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公布,披露了审计署对养老保险基金等重点民生资金的审计情况。报告显示重点审计了25省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14万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元。

谁动了养老金?审计署披露的数据令人气愤

审计署官网通知

一是重点人群297.43万名漏保脱保等。其中:23省的困难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等47.7万名应保未保;21省的249.73万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应补未补。

二是22省未清理不符合全国统筹要求的“小政策”,不当增加基金支出责任 187.53 亿元。其中:9 省在国家统一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清单外,自行保留“取暖费”等16 个待遇项目,导致基金2022年至 2024 年多支出 167.23 亿元;20 省违反“对全国统筹前一次性缴纳保费的条件不符人员,由基金和地方按比例承担其统筹后增加的待遇支出”等规定,将统筹前条件不符的26.36 万人在统筹后增加的 59.41 亿元待遇支出,全部由基金买单,比基金按承担比例多支出 20.3 亿元。

三是414.08亿元被挤占挪用或骗取套取。13省将 406.26 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于“三保”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16省90 家中介2009 年至2024 年,通过伪造劳动合同、仲裁书等方式,帮助 2 万多名条件不符人员违规参保,以基金损失为代价,换取中介或个人谋利。如哈尔滨市阿城区一中介2019年以来,长期向4名公职人员行贿,通过在材料审核、劳动仲裁等环节造假,至少为不符合条件的271 人违规办理参保,预计形成基金支出损失 1.15 亿元,该中介至少获利400万元。25省的2.83万名职工通过提供虚假病历或篡改档案提前退休等方式,违规领取养老待遇 5.19 亿元,如山西蒲县疾控中心一职工的人事档案有 14 处涂改,“1 岁工作、22 岁退休”仍层层过审后“退休”,一边领取养老金累计 69 万元,一边又在新单位工作取酬。

展开全文

6月28日,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养老等领域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多发,“蝇贪蚁腐”、“小官大贪”禁而不绝;一些不法团伙利欲熏心,为牟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严重冲击社会秩序和民生底线。审计署建议,应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督促地方摸清重点人群参加养老保险及资金缺口情况,统筹财力逐步解决;清理规范“小政策”,严厉打击不法中介欺诈骗保等行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人从出生就能算工龄拿高额退休金,而众多农村老人只能领着200元左右的养老金。就在今年3月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书记、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谈及养老金改革时表示,我们是不是应该逐步缩小不合理的群体差异,或者说加快缩小不合理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地区差异以及城乡差异,现在差距比较大的最主要的是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差异。其指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主体主要是农民,现在养老金的安排是基本养老保险平均每个月只有240块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3200块钱,相差了14倍。应该尽早推动解决,是不是可以考虑未来5年或者6年,怎么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逐步追平到城镇职工的低水平或者是低线。

240元是什么概念?不到农村低保的一半,直观计算一下如果每个月只用在吃饭上,一日三餐加起来一共8块钱。

谁动了养老金?审计署披露的数据令人气愤

媒体澎湃新闻报道官网截图

其它民生资金审计情况披露

175县截留挪用41.64亿元用于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 1668所学校底线失守

除了养老金问题,审计署还重点审计了教育、高标准农田、惠农补贴等资金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相关资金审计情况。紧扣国家 20 项保基本“底线要求”和进一步补短板要求,重点审计的11省159县6831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2429 所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保基本已有成果未巩固。123县1668所学校2018年以来上报达到“底线要求”后再度失守,有的教学楼或学生宿舍存在质量隐患,有的未配备开水供应设施,有的一铺多人或大通铺,有的水厕或无害化旱厕设置不达标。二是补短板应补未补与过度建设并存,“苦乐不均”。108 县 1038 所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应补未补,有的教室漏雨;有的电脑报废后未再配备;有的因食堂无处摆放餐椅,学生长期站立用餐。93 县519 所学校超需求过度建设,其中 15 县在未补齐短板的情况下,投入1.67 亿元搞形象工程等。如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在1 所农村学校未补齐学生宿舍和餐厅短板的情况下,却于 2021 年花费382.07 万元为另1所中学购买单价超过 1 万元的黄葛树、银杏等190 株。山西怀仁市在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未补齐淋浴设施等短板的情况下,2021年至2023 年花费 238.91 万元为 2 所县城学校修建假山、凉亭等景观工程或安装彩灯等亮化工程。三是相关资金和项目管理薄弱造成“问题校园”。110 县通过直接挪用、虚列支出等手段侵蚀补短板资金40.89 亿元,有的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有的用于平衡预算,有的用于修建教师办公楼等。100 县的909 个补短板项目管理薄弱,有的消防设施未配齐,有的验收走过场。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20省101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资金692.61 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数量不实。41 县将以前年度已建成地块重复上报,87县将未建成地块甚至非耕地直接虚报。二是质量不高。74 县选址在自然保护区、重金属污染区等法律限禁或不具备耕作条件区域;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随意缩减建设内容、擅自降低用料标准等,或未与骨干渠系连通等无法正常灌溉。山东曲阜、邹平2县“造盆景”,在水源充足区域新建的 32 口机井,部分蓄水期深藏水中成为“水中井”;在远高于河面的地方新建11 座泵站,建成后无法取水成为“悬空泵”。三是管护与利用不力。35 县相关水利设施损毁等,最长已停用 4 年,影响生产灌溉;73 县的45.34 万亩被用于种植花卉等非粮作物、撂荒,或被公路等非农建设项目占用。

(三)惠农财政补贴审计情况。审计20 省共发现问题金额46.65 亿元。一是16省175县截留挪用41.64 亿元,用于偿还当地政府债务、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至2024 年6 月底,拖欠相关地区农户补贴资金平均 1 年,最长9 年。二是16 省104县不法人员恶意骗取 4.78 亿元。农机购置领域是骗补行为的多发区,主要是有关部门对农机售价、申领农户身份的真实性审核不严,为不法企业通过虚开销售发票、冒用农户信息等手段,骗取农机购置补贴留下操作空间。三是 3235 名基层干部虚报冒领2329.66万元。乡村基层干部是补贴信息审核上报的第一道关口,有的借职务便利虚报冒领。如甘肃宕昌县狮子乡财政所原所长吕某2018年以来,编造 80 多户农户信息编入补贴发放名单,并伪造签字累计冒领补贴等 400 余万元,用于赌博等。

新闻多看点 》》》

财政部称“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这三个问题需弄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