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次下重手了!欧盟27国同时收到坏消息:冯德莱恩已无牌可打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全球经济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欧洲感受到了寒意。即便如此,欧洲却还是认不清现实,妄图通过打压中国,向美国递上“投名状”。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欧盟收到坏消息:中方采取对等反制
在贸易保护主义这条路上,欧盟可谓一条道走到黑。6月20日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下黑手,搞出一堆限制措施。
一开始,中国试图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面对欧盟无动于衷的态度,中方最终选择了以牙还牙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中国反制欧盟对华限制性措施)
中国财政部反手就是一个王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中止了欧盟企业在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约合650万美元)医疗器械政府采购中的参与权。不仅如此,对于来自非欧盟国家的供应商,中方也规定,其进口自欧盟的产品不得超过合同总额的一半。这记重拳打得那叫一个准,直接命中欧盟的要害。
欧盟炒作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但背后却是不公平竞争。对此,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反击的信号已经亮起,中国有丰富多样的工具可以应对挑战,让那些对中国误判和小觑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
2.严重依赖中国市场,让欧盟无牌可打
欧盟在贸易谈判中摇旗呐喊,希望通过保护主义的伎俩来增加与中国的议价权,但实际上其并没有多少牌可以打。
展开全文
(王毅外长在与欧盟官员会谈中早已把话挑明)
中欧之间有着盘根错节的经贸网络。在很多工业材料领域,欧盟根本无法绕过中国这座“大山”。欧盟各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德国,一直和中国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汽车配件还是高档消费品,中国都是一个庞大的终端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例如,中国对稀土的出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制,这正是为了回应特朗普政府实行的关税措施。这些稀土材料对于许多尖端制造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原本欧洲认为中国的这些出口控制主要冲击的是美国企业,没想到自己也被波及,审批过程中的延迟成了欧洲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事实上,越是在高科技领域,欧盟就越难以独立于中国运作。
欧盟若一意孤行对华出手,只会将自己推入深渊。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也让欧洲企业感到了痛苦)
3.如何扭转局势?中国早就给了欧盟一条明路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明确表示,中国限制"不针对友好国家"。这话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跟中国做朋友的,稀土管够;跟着美国搞事情的,那就等着吧!
当下,欧盟似乎正站在一个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十字路口。面对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博弈,它如同一艘摇摆不定的小船,一边想通过对美妥协赢得稳定,一边又想通过对华强硬来维护自身利益。然而,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往往容易使自身陷入泥潭。
别再被美国当枪使了!中美博弈是大国之间的较量,欧洲何必非要选边站?学学塞尔维亚不香吗?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跟中国做真诚的朋友,稀土供应、市场准入这些都不是问题。
(武契奇传达的中方态度,为欧盟指出明路)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言,中欧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可以说,两者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无论是科技、环保还是贸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双方对话,减少误解与对抗,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也是破解当前困局的钥匙。
全球化已将各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走向合作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经济复苏需要各国携手共进,而不是互相拆台。
评论